武当太极拳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慢而柔缓,然后真正内行的人却深知,一旦学到精妙处,随着手眼身法步的灵活运用,它一下子从优秀的养生运动转变为精微的格斗技艺。这种技艺与年轻人看到的拳台上的拳腿、摔打大不相同,因为它专门攻击人体的薄弱穴位、经脉、节膜而使对方瞬间知难而退。拳经言:“节膜、拿脉、抓经、闭穴,此四功,由尺寸分毫得之而后求之。膜若节之,血不周流;脉若拿之,气难行走;筋若抓之,身无主地;穴若闭之,神昏气暗。”故若被有德之人掌握得当就是一门非常有效的防身自卫的高深技艺。 本篇我们要介绍的是《武当太极28势》第五势“正单鞭”中出现的拿穴要点,二间穴。在此,我们仅对该穴的重要养生保健作用做简要介绍。 二间,经穴名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间谷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荥穴①,五行属水。位于手指,第2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。微握拳取之。布有桡神经的指背神经,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,桡动、静脉的指背及指掌侧固有动、静脉。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等。-般直刺0.2-0.3寸。 二间。二,概数,在此表示较小之意。间,间隔、空隙也,指本穴物质所处为空隙之处。 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位处不太高的天部层次。本穴物质为商阳穴②传来的温热水气,在本穴所处为不太高的天部层次,二间之名即是对本穴气血物质所在的空间层次范围的说明,故名。 功能作用:大肠经经气在此分清降浊。 主治病症:现代常用于身热头痛、咽喉肿痛、齿痛腮肿、目痛鼻衄③、口眼歪斜;手指肿痛、麻木、屈伸不利;咽炎,喉炎,扁桃体炎,牙痛,鼻出血,麦粒肿,肩周炎等。 腧穴操作:针刺,直刺0.2~0.4寸,局部胀痛。灸法,麦粒灸3~5壮,艾条灸5~10分钟。按摩:按法、点法、揉法、按揉法、点揉法、点按法、掐法等。 微握拳,在手食指本节(第2掌指关节)前,桡侧凹陷处。取穴:有指浅、深屈肌腱;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、静脉;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,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。 鼽衄:二间、风府、迎香(《神应经》)。 目痛红肿不明:二间、合谷、肝俞、足三里(《神灸经论》)。 齿痛:二间、颧布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 伤寒头痛身热:二间、合谷、神道、风池、期门、间使、足三里(《类经图翼》)。 肩背相引:二间、商阳、委中、昆仑(《神应经》)。 眼目昏花,视物不明:二间、上星、心俞、肝俞、肾俞、足三里、光明(《杨敬斋针灸全书》)。 口眼歪斜:二间、颊车、水沟、列缺、太渊、合谷、地仓、丝竹空(《神应经》)。 多卧喜睡:二间、三间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 《针灸甲乙经》:多卧善睡,肩髃痛寒,鼻鼽赤多血,浸淫起面,身热,喉痹如梗,目毗伤,忽振寒,肩痛。 《太平圣惠方》:咽肿;口眼斜。 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:颔肿;多惊。 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:心惊,多惊;肩背强痛以惊,牙痛。 《席弘赋》:牙齿肿痛并喉痹,二间阳溪疾怎逃。 《百症赋》:寒栗恶寒,二间疏通阴郄暗。 《天元太乙歌》:牙风头痛孰能调,二间妙穴莫能逃。 《通玄指要赋》:目昏不见,二间宜取。 注: ①荥穴:经气流行的部位,象浅水流,荥迂未深,叫荥穴,五输穴之一。 ②商阳穴:商阳穴位于人体的手食指末节桡侧,距指甲角0.1寸。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穴,为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。主治疗耳聋,齿痛,咽喉肿痛,颌肿,青盲,手指麻木,热病,昏迷等疾病。 ③鼻衄:即鼻出血。 |
Powered by discuz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