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压力导致焦虑、抑郁 老人和小孩各有各的“心病” 因为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变,人在不同年龄段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也是各有不同。 杭州市七医院的儿童心理科是浙江省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、省自闭症家长联谊会工作基地,近5年的门诊量增长了3倍,今年1~8月达到2万多人次。儿童心理科主任周国岭说,儿童心理门诊中,最多见的是学习障碍,占门诊病人的四成,主要发生在6~12岁的小学生中,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、小动作多,家长往往觉得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来就诊。其次就是中学生的厌学问题,占到了门诊的两成,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压力大,又正好处于青春期,容易出现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。 至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,阿尔茨海默病(老年性痴呆)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。杭州市七医院的老年心理科分4个病区,核定床位320张,收治的患者有1/3就是阿尔茨海默病。而在专家门诊中,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也占了一半。 老年心理大科主任陈斌华说:“阿尔茨海默病对患者大脑所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,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早发现早干预,我们在全省较早开展一杯尿测阿尔茨海默病,提早筛出高风险者,经科学干预可延缓疾病的进展,甚至完全阻止疾病的发生,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。” 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 让患者尽早获益 曾经,公众认为心理疾病有别于生理疾病,是思想层面的问题。其实不然,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,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“物质基础”。 从去年起,杭州市七医院与浙大在科研、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。张永华院长介绍,这些研究与临床结合优势互补,都获得了可喜进展和成果,有的已经让不少临床患者获益。 以老年性精神疾病研究为例,杭州市七医院施剑飞副院长与浙医二院神经内科吴志英教授,正联合开展“阿尔茨海默病及其相关疾病早期生物标记的筛查和应用研究”课题。一旦成功,将大大加快许多精神心理卫生疾病的明确诊断。 在治疗抑郁方面,杭州市七医院已比较成熟地开展了导航仪下经颅磁刺激抑郁治疗,在导航仪的帮助下实现精准治疗。同时在抑郁症患者的用药方面,医院开展了基因检测评估疾病发展风险,研究人体的代谢酶的基因结构,指导患者用药种类及剂量,帮助患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,以达到服药效果更好,副作用更小的目的。 另外,浙江大学医学院联合杭州市七医院开展脑科学研究,用的是一台7T超高场强磁体磁共振设备,可以扫描出更清晰的脑内结构,发现大脑结构的明显变化。这也反映出脑科学研究的新发展趋势:通过影像学和基因检测等方法的进展,为精神类疾病也找到一些客观的诊断指标。这是对过去精神类疾病诊断——停留于相关量表测算的一种突破。 |
Powered by discuz!